
近日,央视曝光炒股App骗局。“群里天天有人晒涨停板,谁能不心动?”北京海淀区的马先生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差点因为一个“炒股群”丢了全部积蓄。今年4月,他在某短视频评论区看到“包赚涨停股”广告,添加公众号后被拉进一个300多人的投资群。群内每天滚动着动辄数万元的收益截图,还有人晒出“国海运筹号”App的充值记录,声称通过“内部渠道”买入涨停股,次日就能赚10%。
马先生试着充值200元,第二天果真看到账户显示赚了20元。当他兴奋地准备提现时,客服却告知“账户需满500元才能操作”。为了凑够金额,马先生又充值300元。两天后,500元成功提现到账。这一操作让他彻底放下戒心,决定投入全部存款22万元。然而当他填完“大额充值申请单”后,客服突然改口:“为躲避监管,必须用现金线下充值。”
群里热闹全是戏?你的‘股神战友’可能是机器人!
就在马先生带着装满现金的手提袋准备出门时,海淀警方敲响了他的家门。原来,反诈中心早已监测到该群异常——经技术核查,群内90%账号为虚拟机器人,每日定时发送伪造的盈利截图。所谓的“国海运筹号”App实为高仿软件,仅能显示虚假股价,根本无法真实交易。
警方透露,诈骗团伙专门研究股民心理:先用小额提现获取信任,再以“监管风险”为由逼迫受害者取现。一旦现金被“接头人”取走,钱款会通过购买黄金、虚拟币等方式迅速洗白。“这伙人甚至准备了假工牌和‘证券公司授权书’,演得比电视剧还真。”办案民警摇头道。
现金交易成洗钱暗道?警察叔叔现场拆招
北京市反诈中心负责人向央视记者展示数据:2024年以来,类似“线下现金充值”的新型电诈案件同比激增230%。诈骗分子利用现金追踪难的特点,雇佣“跑腿小哥”“代购黄牛”等角色当面交易。
“这22万现金要是真交出去,追回来的概率几乎为零。”海淀分局民警直言。他们接到预警后,一边稳住马先生,一边在约定交易地布控,当场抓获3名伪装成“证券公司员工”的取现嫌疑人。审讯发现,这伙人每单收取8%佣金,两个月内已转移赃款超500万元。
此事曝光后,“炒股群诈骗”话题迅速登上热搜。不少网友留言:“看到群友天天赚钱比自己亏钱还难受!”“原来那些‘老师’喊单都是话术套路。”证券业协会紧急发文提醒:正规机构从不会要求客户线下现金交易。
更值得警惕的是,诈骗App的仿真程度越来越高。技术人员检测发现,“国海运筹号”不仅盗用了正规券商logo,连自选股列表、K线走势都和真实数据同步更新。警方提醒:凡涉及“内部渠道”“涨停优先权”等话术,可直接判定为骗局。
原创文章,作者:ne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ejixun.com/article/719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