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汽车或深陷信任危机   财务迷雾与创始团队的“失信困局” 

近日,“哪吒汽车官网和APP断网”登上热搜。有媒体报道称,哪吒汽车表面看似技术故障,实则暴露出更严重的系统性危机。据Tech星球报道称,哪吒汽车的多家国资股东已对创始团队失去信任,部分地方政府投资方甚至发出书面质询,要求解释经营状况、资金流向及上市进度。

哪吒汽车或深陷信任危机   财务迷雾与创始团队的“失信困局” 

哪吒汽车的危机早有征兆。2021年,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在与哪吒汽车原CEO张勇的直播中,直言对公司的财务数据“看不懂”,随后360原计划的29亿元投资紧急刹车,仅注资19亿元便终止后续投入。这一反常举动当时被解读为投资谨慎,如今看来,却是投资人发现财务黑洞后的及时止损。  

更严重的是,包括南宁、宜春、桐乡等在内的多家国资股东,在投资前后均未能掌握哪吒汽车完整的财务状况。据天眼查数据显示,南宁民生新能源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作为哪吒最大股东(持股13.162%),背后是南宁国资委的重要投资,却陷入“盲投”困境。对比理想、蔚来等企业详尽的财务披露,哪吒对待国资股东的态度近乎“信息欺诈”。  哪吒汽车曾高调宣布2022年销量突破15万辆,营收超百亿,但现实却是多地工厂停工、供应商欠款纠纷频发。这种财报光鲜与经营困境的割裂,让人不得不质疑其财务真实性。  

更关键的是,2023年以来,多家地方政府就哪吒汽车的生产资质、上市进度等问题发出书面质询。按照原计划,哪吒汽车应于2023年完成港股IPO,但至今毫无进展。此外,其安徽工厂的生产资质仍未获批,直接影响到新车的量产能力。当核心承诺接连落空,创始团队的信誉已彻底破产。  

哪吒汽车早期凭借低价车型(如哪吒V)快速打开市场,但长期依赖10万元级产品导致毛利率为负。2023年,比亚迪海鸥、五菱缤果等大厂车型杀入下沉市场,哪吒的“以价换量”策略彻底失效,销量迅速滑坡。  创始人方运舟(技术背景)与前CEO张勇(营销背景)长期存在路线分歧。2023年张勇卸任被包装为“正常轮岗”,实则是股东施压的结果。管理层动荡进一步加剧了公司的战略混乱。  

哪吒汽车先后绑定宜春(锂矿)、南宁(东盟市场)、桐乡(长三角供应链)等地方政府,获取土地、税收、订单等支持。但据内部文件显示,南宁工厂产能利用率不足30%,远低于承诺的“年产10万辆”。这种“圈地运动”式的发展模式,最终遭到反噬。  

面对危机,哪吒汽车近期试图通过引入中东资本、发布中高端车型哪吒L等方式自救,但核心问题仍未解决——如何重建股东信任?  截至发稿,哪吒汽车仍未回应相关质疑。这种沉默或许已是最响亮的答案。在新能源汽车的残酷竞争中,信用比黄金更珍贵——当所有股东都在问“钱去哪了”的时候,答案可能早已注定。

原创文章,作者:科技探索者,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ejixun.com/article/718520.html

科技探索者的头像科技探索者管理团队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