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315晚会曝光名单:多领域企业侵害消费者权益遭揭露

央视315晚会曝光名单:多领域企业侵害消费者权益遭揭露

2025年3月15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第35届”3·15″晚会以”共铸诚信、提振消费”为主题,深度曝光食品安全、公共安全、金融安全及数字经济等领域的重大违规乱象。晚会通过暗访调查,本次15晚会曝光名单揭露了多个行业存在的系统性违法问题,现将重点曝光名单梳理如下:

一、卫生用品行业乱象:工业废料翻新、灭菌造假

山东济宁梁山希希纸制品有限公司被曝以260-1400元/吨价格收购应销毁的卫生巾、纸尿裤残次品,人工挑拣”二等品”后以7000元/吨高价倒卖至市场。涉事产品包括”好之””米菲””Babycare”婴儿纸尿裤及”自由点”安睡裤。残留废料经粉碎后作为原料二次流入生产环节,形成黑色产业链。

河南商丘多家服饰企业生产的一次性内裤存在严重卫生隐患。工人徒手操作,原材料与垃圾混放,违规使用含毒性的”枪水”去污剂,且伪造”EO灭菌”标识。涉事品牌包括”初医生””贝姿妍”及”浪莎”代加工产品,部分企业直接省去消毒工序以压缩成本。

二、家电维修行业欺诈:平台纵容收费陷阱

国内最大家电维修平台”啄木鸟家庭维修”被指系统性欺诈消费者。平台培训维修人员虚构故障、虚高报价,例如91元成本的塑料电机收费659元,打开水龙头即收费百元。平台在投诉量超6000条的情况下,仍通过垄断客源迫使维修人员实施”套路维修”。

三、食品安全危机:保水剂滥用致虾仁成”毒饵”

多家水产企业违规超量添加磷酸盐类保水剂,将虾仁保水率提升至20%,远超国家标准。企业通过包冰环节二次增重,解冻后实际虾仁仅占30%。涉事企业员工坦言”自己从不食用”,但成品外包装刻意隐瞒添加剂成分,仅标注”虾仁与水”。

四、金融安全漏洞:电子签平台沦为高利贷温床

借贷宝、人人信等电子签平台被曝为高利贷提供”合法外衣”。借款人洪先生签署5000元电子欠条实收3500元,王女士借款3万元到账仅1.4万元,均被收取”砍头息”。平台纵容放贷方使用虚假身份规避监管,甚至暗示可利用逝者信息注册账号逃避法律追责。

五、数字经济黑产:爬虫技术窃取个人隐私

云企智能科技、绿信科技等企业开发”大数据获客软件”,通过爬虫技术非法抓取短视频平台用户电话、微信等信息,并监控同行直播间数据实施”截流”。部分公司利用三网通信大数据建立超3800项用户标签,日处理数据量达百亿条,形成精准信息窃取网络。

六、骚扰电话产业链:AI语音伪装规避监管

外呼公司采用AI机器人模拟真人语音拨打营销电话,日均呼出量达万次以上。民法典明确规定未经同意拨打营销电话属违法,但技术手段使违法成本大幅降低,消费者维权难度激增。

七、手机抽奖骗局:话费券设计诱导沉默消费

诺诺网开票页面暗藏”大转盘”抽奖陷阱,用户抽中”200元话费券”实为需充值4000元才能享用的折扣券。运营方兑捷网络科技利用用户遗忘心理,通过杭州兑吧网络公司实现”投100万回150万”的高暴利模式。

八、公共安全威胁:非标电线电缆充斥市场

南宁科德、贵阳金石等大型五金市场公然销售未达国标的”非标线”。安顺金明阳、润雄电缆等企业伪造检测报告,生产外观仿国标但导电性能不达标的线缆。据应急管理部统计,劣质线缆引发的火灾占全国重大火灾事故超50%,近十年导致逾百起重大事故。

晚会呼吁:构建全链条监管体系

本次曝光事件暴露出生产、流通、平台监管等多环节失守。晚会强调需强化跨部门协同执法,完善溯源机制与惩罚性赔偿制度,同时呼吁消费者通过12315平台积极维权。目前涉事企业已被纳入重点调查名单,后续整改情况将持续追踪。

央视财经评论员指出:”共铸诚信不能止于一年一度的曝光,必须建立长效机制,让违法者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才能真正提振消费信心。”

原创文章,作者:柠萌,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ejixun.com/article/710431.html

柠萌的头像柠萌管理团队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