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售后“连环翻车”,消费者权益谁来守护?

中兴售后“连环翻车”,消费者权益谁来守护?

2024年以来,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中兴手机售后的投诉量激增。从屏幕故障到主板问题,从维修拖延到客服推诿,消费者普遍反映“中兴售后把‘磕碰划痕’当免责金牌”,甚至出现“没磕碰也要找磕碰”的荒唐现象。多位用户直言:“买中兴手机像开盲盒,售后规则却成了‘最终解释权归中兴所有’。”‌

中兴售后四大“名场面”

有用户投诉,2024年4月购买的中兴折叠屏手机,使用8个月后出现闪屏故障。寄修后售后以“机身有正常使用划痕”为由拒保,要求自费数千元维修。消费者质问:“七八个月的手机,谁能保证毫无磨损?”‌此外有用户的手机频繁出现信号丢失、SIM卡失灵,返厂维修半个月无进展。四次致电客服,仅得到“正在反馈”的敷衍答复,最终消费者怒斥:“中兴售后电话是摆设吗?”‌还有用户反映中兴A31Pro屏幕指纹区域烧屏,售后检测时紧盯右上角“发丝级外屏裂痕”,咬定“人为损坏”拒保。消费者晒出三包法条款质问:“烧屏和裂痕有半毛钱关系?”‌以及11月反馈手机故障,售后以“技术检测”为由拖延至12月仍未处理,期间客服仅重复“请等待”。消费者嘲讽:“中兴的‘技术团队’是去西天取经了吗?”‌

解剖中兴售后“套路三板斧”

从案例可见,中兴售后擅长“放大镜式检测”:机身划痕、外屏细微裂痕等正常使用痕迹,均被包装成“人为损坏”的铁证。这与小米、三星等品牌“以划痕拒保”的操作如出一辙,本质是将产品质量问题转嫁给消费者‌。另外,返修周期动辄半个月起步,客服回应模板化,甚至要求撤销投诉才推进维修——这种“拖延战术”直接消耗用户耐心,变相降低维权成功率‌。还有一点就是拒绝出具书面检测报告、维修费不开具发票、内部规定凌驾三包法……中兴通过信息不对称,把消费者置于维权弱势地位‌。

消费者觉醒,不再做“沉默的大多数”

面对中兴售后的“花式拒保”,越来越多消费者选择硬刚:向12315投诉、要求行政处罚、甚至准备起诉。法律人士指出,若品牌方无法证明损坏与故障的因果关系,仅以外观瑕疵拒保已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中兴,别把用户当“冤种”

从折叠屏闪屏甩锅磕碰,到烧屏强扯外屏裂痕,中兴售后正在透支品牌信誉。当“正常使用”成了原罪,当“三包承诺”变成文字游戏,损害的不仅是消费者权益,更是企业立足市场的根基。奉劝中兴:少点套路,多修手机!否则等来的不会是财报增长,而是用户用脚投票的“差评风暴”。

原创文章,作者:若安丶,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ejixun.com/article/707774.html

若安丶的头像若安丶管理团队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