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开年,格力空调因“异响修不好、安装不解码、过保维修天价收费”等连环问题,在黑猫投诉平台遭遇消费者集中“炮轰”。从新机故障到售后“摆烂”,用户维权无门的困境暴露出格力在品控、安装及售后体系上的系统性漏洞。本文通过典型案例梳理,直击品牌“重销售轻服务”的行业积弊,拷问企业社会责任底线。
消费者控诉:格力“三宗罪”实录
- “异响修不好,新空调变噪音源”
2025年2月,用户投诉新购格力中央空调开机后持续异响,售后三次上门检修仍无法解决,甚至建议“凑合用”。消费者怒斥:“花3万买的空调,售后只会说‘正常现象’?”类似案例频发:有用户因异响问题被拖延半年,最终自费拆机才发现内部零件断裂。 - 安装“挖坑”:不交钱不给解码
河北唐山用户反映,2024年11月网购格力空调,安装人员装完机器后以“未创建工单”为由拒绝解码激活,导致空调无法使用,即便支付数百元安装费仍被卡脖子。网友质疑:“安装费都收了,凭什么还要消费者求着售后干活?” - 售后“两副面孔”:过保就翻脸、维权被糊弄
- 2018年购买的空调出现制热故障,售后以“过保”为由要求自费千元更换压缩机,用户吐槽:“买得起修不起!”
- 2025年1月新购空调使用2天即不制热,商家与售后联手出具“正常”鉴定单糊弄用户,被指“欺骗签字、拒绝退货”。
家电业“买完即弃”乱象何时休?
当前家电行业普遍存在“重销售噱头、轻售后服务”的畸形生态。以空调为例,品牌将安装服务外包给第三方团队,导致“安装看人下菜碟、售后互相踢皮球”;而过保后高昂维修费、人为制造“计划性报废”等操作,更被质疑是企业的“二次收割”策略。
格力作为空调行业龙头,本应以高标准引领行业,却屡屡因“渠道管理混乱”“售后响应僵化”登上投诉榜。例如,安装工单系统与经销商权限绑定,导致用户沦为“人球”;“过保不认账”等霸王条款,则暴露企业对消费者权益的漠视。
格力,别把用户当“韭菜”割!
从新机异响修不好,到安装解码“看钱办事”,格力的“神操作”彻底撕下“掌握核心科技”的遮羞布。当企业把用户当作“一次性提款机”,用敷衍维修、高价配件逼迫消费者换新,损害的不仅是品牌信誉,更是整个行业的公信力。
格力亟需整顿售后体系,废除“工单推诿”等官僚流程,建立用户问题直达通道;同时公开零部件成本价,杜绝“过保即天价维修”乱象。否则,下一个被市场抛弃的,或许就是格力自己。
原创文章,作者:ne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ejixun.com/article/707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