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鱼陷信任危机:货不对板、假货横行,消费者维权为何这么难?

闲鱼陷信任危机:货不对板、假货横行,消费者维权为何这么难?

作为国内头部二手交易平台闲鱼近年频频因“货不对板”“假货泛滥”“售后推诿”等问题被消费者诟病。仅2025年初,黑猫投诉平台上针对闲鱼的投诉案例不断,消费者权益受损后却难以得到平台有效支持。本文结合多个典型案例,介绍闲鱼在交易监管和售后服务中的漏洞。

从手镯到假手机,闲鱼成“踩雷重灾区”

  1. 货不对板成常态,消费者被“卖家秀”坑惨
    2025年1月,消费者在闲鱼商家“髓心索玉”购买了一只标称“黑龙江金钩产地”的镯子(售价2450元),但收货后发现与描述严重不符,商家既无法提供产地证明,商品质量甚至不如80元低价品‌。类似问题早有先例:2024年7月,另一消费者购买的翡翠手镯被卖家刻意隐瞒黑藓瑕疵,最终平台仍以“售出不退”为由拒绝维权‌。
  2. 质量问题售后难,平台规则形同虚设
    一名用户购买显示器后出现屏幕横条纹问题,尽管提供视频证据,闲鱼客服却要求双方提交检测报告。由于厂商放假无法质检,平台直接判定不支持退货退款,完全无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退一赔三”的规定‌。
  3. 假货横行,平台纵容卖家欺诈
    2024年12月,消费者购买汽车氧传感器后车辆故障频发,证实为假货,但闲鱼客服偏袒卖家,拒绝对买家赔偿‌。更离谱的是,有用户购买经平台验机的“苹果13”,开机几分钟后黑屏,闲鱼竟联合卖家拒绝退款‌。

二手平台监管缺位,消费者成“待宰羔羊”

闲鱼背靠阿里巴巴,本应在技术、资金和规则上具备优势,但其对卖家的审核机制和售后响应却屡遭质疑。例如,平台虽声称“验机服务保障”,但验机流程漏洞频出,导致假货流入市场‌34。此外,闲鱼对高等级卖家(如“鱼小铺”)的纵容态度,更让虚假宣传和货不对板问题长期存在‌12。

对比其他平台,如老凤祥因货不对板被投诉后迅速介入处理‌,闲鱼在同类事件中却选择“踢皮球”,将责任推给消费者,暴露出其“重流量、轻监管”的运营逻辑。

闲鱼,别再让消费者“用爱发电”

二手交易的本质是信任,但闲鱼一次次用敷衍的态度消磨用户耐心。从货不对板到假货横行,从售后推诿到规则双标,平台若继续逃避监管责任,只会沦为欺诈者的温床。消费者不是韭菜,闲鱼若想守住市场份额,必须正视问题:加强卖家审核、完善验货流程、落实售后规则。否则,当信任彻底崩塌,再大的平台也终将被抛弃。

原创文章,作者:小丸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ejixun.com/article/707005.html

小丸子的头像小丸子认证作者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