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在湖南长沙的一间小平房中,放弃谷歌工程师百万年薪的阳萌正坐在电脑前查看着各类商品的价格信息,没错,他正在干着“中间商赚差价”的买卖。你敢信吗?就是这样一家依靠“中间商赚差价”起步的企业,发展到了现如今市值百亿的跨境电商巨头。而这,要多亏这家公司的CEO阳萌敏锐的商业嗅觉以及独到的商业见解。
从谷歌精英到自主研发 坚持不走寻常路
1982年出生于湖南长沙的阳萌,自小就展现出过人的学习能力。从小他就对计算机特别感兴趣,整天捣鼓电脑。上了初中高中,他就读的是长沙有名的雅礼中学。高三那年,阳萌居然获得了保送北大的资格。阳萌本来想学计算机,结果保送的专业不是他想要的。于是,他一咬牙一跺脚,放弃了保送资格,决定参加高考。1999年,阳萌以全省前40名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大学计算机系。
他在北京大学计算机系完成本科后,又赴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攻读计算机硕士,获得了一流的学术背景。毕业后,他顺利进入谷歌,年薪很快就达到了百万美金,成为搜索引擎团队的一员。这份高薪且有前景的工作,让阳萌迅速脱颖而出,并凭借出色的表现获得了谷歌的最高奖项——“Founder’s Award”。
“在谷歌工作的时候,我喜欢沉浸在技术的世界里,每天都有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但后来,我开始思考,技术能否与市场结合,创造更多价值?”阳萌回忆说。这种思考促使他在2011年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放弃谷歌百万年薪,回国创业。这份勇气背后,是他对跨境电商潜力的洞察以及对中国制造优势的信心。
安克创新的起点并不起眼,他在美国加州注册了Anker品牌,同年回到湖南,创立了海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有如此的想法,这还得从阳萌在美国的一次经历说起。有一次,他的笔记本电脑电池坏了,想买个新的。结果一看,原装电池要卖100多美元,而第三方的电池只要20多美元。阳萌觉得这里面肯定有猫腻,于是他买了几个不同品牌的电池拆开看,发现里面的零件其实差不多,但是价格却相差那么大。
这一发现让阳萌看到了市场的机会。他觉得,如果能做出质量好、价格又实惠的电子产品,一定会有市场。于是,他开始做笔记本电池,以贴牌的方式将中国制造的电源通过亚马逊平台销往海外。尽管赚到了第一桶金,但阳萌深知这种模式并不能长久。他迅速调整方向,将重心转向自有品牌的研发与建设。
“创业的核心是创新,只有掌握自己的技术和品牌,才能拥有真正的竞争力。”阳萌说。2014年,安克创新开始进军充电器市场,他在深圳成立研发团队,通过深入的市场调研,推出了一款兼容苹果和安卓设备的移动电源。这款产品不仅打开了欧美市场,还让Anker品牌开始在海外站稳脚跟。
到2016年,Anker已经实现了全线产品的自主研发,彻底摆脱了“中间商”的身份。2018年,安克创新推出了第一个爆款充电器。这款充电器不仅充电快,而且体积小,很受消费者欢迎。同年,公司更名为”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公司销售额超过93亿,成为全球第一的数码充电品牌。同年,安克创新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市值一度高达800多亿,阳萌个人财富也一度逼近300亿。
从全球化到本土化 用户需求是创新根本
2021年,安克创新的销售额达到126亿,在全球146个国家和地区卖出超过2亿件产品。在北美市场,安克创新的品牌知名度达到40%。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安克创新的实力。在阳萌的领导下,Anker始终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在进军海外市场的过程中,他意识到,不同市场的消费者有不同的痛点和偏好。“比如在中东市场,我们的产品需要高温防护;而在日本,消费者对产品包装的细节要求非常高。”
为了更好地服务全球用户,Anker不仅在北美、日本和迪拜设立办公室,还聘请了具有国际视野的设计师,优化产品设计和用户体验。阳萌强调:“我们希望每一款产品都能成为所在市场的标杆,而不是简单的复制。”
Anker对本土化的重视也体现在细节中。例如,在产品的包装设计和说明书语言上,Anker根据当地文化进行调整;在APP开发中,为中东市场特别加入了阿拉伯语支持。这些细致入微的改变,使Anker逐渐从一个“外来品牌”变成了“本地品牌”。
阳萌坚信,技术创新是企业持续成长的根基。在Anker内部,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近一半。公司每年的研发投入逐年递增,从2018年的2.87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5.67亿元,为创新提供了强大支持。
其中,氮化镓充电器是Anker的一大技术突破。这种充电器比传统产品更小、更高效,一经推出就引发了全球热销。除此之外,Anker还涉足智能硬件领域,构建了涵盖音频(Soundcore)、智能家居(eufy)、智能投影(Nebula)等多个品牌的产品矩阵,逐渐形成了完整的智能硬件生态。
阳萌表示:“我们的目标不仅是解决当前的问题,更是通过技术革新引领行业的未来。”Anker在国际市场的成功,不仅得益于产品的高质量,也与其多渠道布局的策略密不可分。起初,Anker主要通过亚马逊等跨境电商平台销售产品,并在欧美日市场占据领先地位。然而,阳萌并未满足于现状。他开始推动品牌的独立化发展,逐步建立自主销售渠道。
2024年前三季度,Anker的独立站收入同比增长104.52%,成为新的增长亮点。与此同时,Anker还在全球拓展线下渠道,与沃尔玛、Best Buy、日本的Bic Camera等知名零售商展开合作,让更多消费者能够在线下体验到Anker的产品。阳萌指出:“线上线下的结合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我们希望通过多样化的渠道接触更多用户,提升品牌的影响力。”
未来将重新定义智能硬件 机器人是下一个目标
对于未来的发展,阳萌将目光投向了机器人领域。他认为,未来30年,机器人技术将成为3C产品的核心能力,包括视觉、感知、决策等技术的融合,将重新定义智能硬件行业。
目前,Anker已经将扫地机器人等智能设备纳入“智能创新类”业务,并计划将其打造为全球前三的品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Anker内部成立了专门团队,负责从市场调研到产品开发的全链条工作。
阳萌说:“创新的关键不只是推出新的产品,而是创造能够真正改善用户生活的技术和体验。”这种精神,贯穿于Anker的每一次产品发布、每一个市场开拓,也体现在阳萌作为一名企业家的每一个决策中。在未来更加激烈的竞争中,Anker将继续以用户需求为核心,推动技术和服务的创新,为全球消费者创造更多价值。
原创文章,作者:秋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ejixun.com/article/695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