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The Information》此前未公开的内部财务数据和相关人士的分析,OpenAI预计今年将亏损50亿美元,亟需在12个月之内筹集更多现金,以确保生存。

目前,OpenAI的现金流仅能支撑到2025年年底。微软在2023年初的100亿美元投资,仅能勉强填补资金缺口。过去一年的运营数据显示,OpenAI在今年将出现大约50亿美元的资金缺口。运营成本主要来自推理成本、训练成本和人工成本三大块。预计全年运营成本高达85亿美元,远超过南苏丹全国一年的GDP。
推理成本:这部分指的是OpenAI租用微软服务器为ChatGPT及底层LLM提供动力方面的支出,预计每年将接近40亿美元。尽管微软已给出很大折扣,但这仍是OpenAI最大的成本项。随着技术架构的改进,未来有可能通过模型压缩、量化和并行化等技术手段降低推理成本。
训练成本: 预计为30亿美元,主要用于支付数据费用。这是仅次于推理成本的支出大头。随着OpenAI进一步推进新一代人工智能的训练,成本大幅超出预期。
人工成本: OpenAI雇佣了约1500名员工,并计划在2024年下半年继续增加更多员工。预计今年的人工成本为15亿美元。
根据Future Research的报告,OpenAI的年经常性收入(ARR)约为34亿美元。然而,The Information的估计显示,年收入在40-50亿美元之间,这远不足以填补巨大的资金缺口。
ToC订阅收入:超过55%的收入来自ChatGPT Plus用户。虽然用户数量可能会增加,但能支付20美元/月的订阅费用的个人用户总量有限。AI能力的演进可能会推动原本花钱的人变成免费用户,进一步削减收入。
ToB收入: 企业版和团队版加起来是第二大收入来源。OpenAI与PwC合作分销企业服务,但竞争激烈
API收入相对较低,主要因为大模型的价格战导致API价格不断下降。
尽管收入增长比成本增长快,但OpenAI仍面临巨大挑战。竞争对手Anthropic的收入大概是OpenAI的1/10-1/5,但亏损却有OpenAI的一半。此外,Meta等开源模型的出现,可能改变AI行业的市场格局,进一步挑战闭源模型的商业模式。
在上一轮融资中,已有不少老股东未选择跟投,这既有资本本身的投资能力和偏好等主观因素,也有OpenAI组织架构不稳定、市场前景不明确等客观原因。
无论如何,OpenAI仍是最有希望继续生存下去的大模型初创公司。商业世界中,产品和资金很多时候都是数字的游戏,而OpenAI的未来正是由这些数字决定的。
OpenAI面临的资金缺口和运营成本压力巨大,需要在未来一年内筹集更多资金以确保生存。同时,通过技术改进和新业务拓展,OpenAI有望逐步降低成本,增加收入,从而在竞争激烈的AI市场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原创文章,作者:苹果派,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ejixun.com/article/669757.html